作者:
原文服务方: 基础教育研究       
摘要:
公民道德教育是促进近代中国民众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力量,而由社会团体、个人所开展的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形式。晏阳初与张伯苓在国民弊病相同见解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并通过非正规化的平民教育和正规化的普通教育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成为实践“教育救国”论的优秀代表。平民教育主要面向乡村广大民众,而普通教育则关注城镇青少年。全面考察晏阳初与张伯苓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从两种不同教育改造对象存在互补的视点出发,或可为我们正确评估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所做的贡献提供新的方向,并为认识晏阳初与张伯苓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推荐文章
中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多元化实践研究
中学
公民道德教育
多元化
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视野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道德教育
浅析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大学生
公民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
谈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道德教育的指向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道德教育
指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民道德教育与中华民族的觉醒--以晏阳初与张伯苓国民改造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期刊 基础教育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晏阳初 张伯苓 国民弊病 公民道德教育 民族觉醒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德育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G40-01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艳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晏阳初
张伯苓
国民弊病
公民道德教育
民族觉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教育研究
半月刊
1002-3275
45-1094/G4
16开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4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4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