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获取方法、临床科研应用及发展瓶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及CNKI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15年2月与诱导多能干细胞有关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中文检索词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收集到540篇相关文献,排除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选用其中的45篇作为参考文献。结果与结论:文章从整合型和非整合型诱导重编程、提高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转化率、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治疗和科研的应用、存在的发展瓶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通过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载体、重组蛋白诱导、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等方式可以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其中,使用可降解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可以避免基因插入整合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用一些小分子化合物替代部分重编程因子如原癌基因c-Myc,通过对TGFp、Notch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重编程的效率,降低重编程致瘤的风险。同时,随着对重编程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载体的不断进步,诱导重编程技术由原来的四基因( Oct4、Sox2、Klf4、c-Myc,OSKM)诱导逐步发展为二基因诱导( Oct4、Klf4)、单基因( Oct4)诱导。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自体移植、细胞和疾病模型建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中还需要解决以下的问题:采用基因水平和非基因水平的诱导方式来提高重编程效率,开发安全高效的标准化诱导方式;使用较少的转录因子组合实现干细胞的直接诱导重编程,减少多能干细胞系中的染色体亚组异常,降低致瘤风险;提高体外疾病模型与实际人体内疾病的拟合度,减短培育周期,降低成本,使其更好得适应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需求。
推荐文章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诱导多能干细胞
重编程
肿瘤形成
诱导效率
替代因子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研究
多能干细胞
核重编程
芯片分析技术
长链非编码RNA
诱导多能干细胞相关载体的研究进展
诱导多能干细胞
病毒载体诱导
质粒载体诱导
酶切系统诱导
重组蛋白诱导
诱导效率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诱导多能干细胞
重编程
胚胎干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民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8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康医学
半月刊
1672-0369
11-491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73号 南楼526室
82-503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27
总下载数(次)
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