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电晕电场诱变对出芽短梗霉多糖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出芽短梗霉菌株.[方法]采用高压电晕电场对出芽短梗霉进行诱变,在临界放电电压下诱变不同时间,测定出芽短梗霉的性状和多糖产量的变化.[结果]在临界放电电压4.4 kV下的最佳诱变时间是60 min;经过2次连续诱变,多糖产量达到9.57 g/L,是原始菌株的3倍多,发酵液颜色为米白色,最终pH为4.2左右;连续传代培养10代,其生状和产量无明显变化,传代稳定.[结论]高压电晕电场对出芽短梗霉菌的普鲁兰产量提高有显著作用.
推荐文章
高压电晕电场生物效应研究评述
高压电晕电场
等离子体
生物效应
诱变机制
高压电晕电场对黄霉素产生菌诱变效应
黄霉素产生菌
电晕电场
诱变
出芽短梗霉及其生物产品研究进展
出芽短梗霉
胞外多聚糖
胞外酶
黑色素
嗜铁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压电晕电场对出芽短梗霉菌诱变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高压电晕电场 普鲁兰
年,卷(期) 2015,(17)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2
字数 3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那日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64 657 14.0 23.0
2 杨晓桐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3 郑宇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4 李韬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5 唐雅婷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出芽短梗霉
高压电晕电场
普鲁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