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水热生长法在掺铝氧化锌(AZO)种子层上以Ag掺杂制备出ZnO:Ag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谱(PL)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g掺杂比例的增加,ZnO:Ag纳米棒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近紫外发光峰都发生蓝移,在Zn:Ag = 1:0.03时,近紫外发光峰的强度最强,不但出现了明显的“蓝移”,而且Ag离子的掺入也使深能级发光加强。经分析得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Ag掺杂比例增加,ZnO:Ag纳米棒的近紫外光的强度有明显的增强。
推荐文章
ZnO纳米棒Al掺杂和A1,N共掺杂的制备技术与光致发光性能
铝掺杂
铝氮共掺杂
氧化锌纳米棒
光致发光
水热法制备Co掺杂ZnO纳米棒的及其光学性能分析
水热法
氧化锌纳米棒
制备
光学性质
可见发光峰
Co掺杂ZnO纳米粉体的结构和光学性能
氧化锌
钴掺杂
晶格结构
光学性质
高压对纳米ZnO和ZnO/SnO2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纳米ZnO
纳米ZnO/SnO2复合材料
高压
光致发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杂浓度对ZnO:Ag纳米棒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物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ZNO纳米棒 水热法 AG掺杂 光致发光谱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新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53 127 5.0 9.0
2 刘奇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6 13 2.0 3.0
3 刘子伟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6 12 2.0 3.0
4 张巍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8 25 3.0 5.0
5 陈苗苗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7 15 3.0 3.0
6 孙景昌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10 5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ZNO纳米棒
水热法
AG掺杂
光致发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物理
月刊
2160-756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42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