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端午节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史籍记载,'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①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说'、'纪念屈原说'、'纪念越王勾践说'、'恶日说'、'龙图腾祭说'、'夏至衍变而来说'等。~②端午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避邪驱毒的节日,在清代的长江下游'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午'。此外,还有许多别名,如'夏节日',盖是夏季最
推荐文章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演变发展与传承
端午节
传统节日
社会民俗
长江下游干流枯季水量分配方案研究
枯水期
水量分析
可行性研究
长江下游
长江下游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拟合确定的探讨
大地水准面拟合
GPS高程
测量精度
长江下游区域
宝鸡地区端午节视觉形象分析
端午节
厌胜物
香包
粽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代长江下游区域的端午节研究
来源期刊 人文论丛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长江下游 书目文献出版社 光绪八年 长命缕 太仓州志 锡金识小录 石首鱼 丹阳县志 罗店镇志 安庆府志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8
页数 9页 分类号 K2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萧红 武汉大学文学院 26 41 4.0 5.0
2 张彦林 武汉大学文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江下游
书目文献出版社
光绪八年
长命缕
太仓州志
锡金识小录
石首鱼
丹阳县志
罗店镇志
安庆府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论丛
半年刊
16开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