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6年3月13日,美国哲学家普特南离开了人世。作为20世纪后半叶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普特南在几乎哲学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作出了富有开创性和持久影响力的贡献,引领了当代哲学发展的走向。他所提出的诸多哲学理论、精妙论证和典型案例,例如关于心身关系的功能主义学说、科学实在论的“(无)奇迹”论证,以及知识与怀疑论问题的“缸中之脑”情境等,都已成为当代哲学足以传世的珍贵财富,其影响甚至波及学术界之外的许多领域。普特南在1975年发表的《“意义”之意义》一文中提出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以及关于心理内容的反个体主义或称语义学外在论(semantic externalism),同样也开启了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认识论研究的新天地,引发了激烈而持久的探讨和论战。
推荐文章
人类发展的后备力量存在于童年
童年
童心
后备力量
童年保护
心理治疗整合的取向及新趋势
心理治疗整合
取向
新趋势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发展最新趋势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图像语义
底层特征层
对象层
语义概念层
MPEG-7
LibQual+的发展新趋势
LibQual+
图书馆
信息服务
评估模型
分析工具
数据分析
质量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意义不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心理内容反个体主义的兴起、发展及新趋势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认识论研究 普特南 当代哲学 分支领域 心身关系 美国哲学家 科学实在论 外在论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104
页数 15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菁 中山大学哲学系 10 12 2.0 3.0
2 蔡海锋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7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认识论研究
普特南
当代哲学
分支领域
心身关系
美国哲学家
科学实在论
外在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