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再次应用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无反应川崎病(KD)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初次丙球无反应并接受再次丙球治疗的KD患儿,分为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对2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KD患儿进入分析,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占75.3%(61/81),无反应组占24.7% (20/81).两组性别、年龄、初次丙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2次丙球使用间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初次丙球使用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血常规(WBC、PLT、Hb、N)、CRP、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次丙球治疗前与初次应用丙球前,血常规和CRP指标差值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次丙球使用前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不能预测初次丙球无反应KD再次应用丙球是否有效,初次应用丙球后的临床表现及血常规、CRP指标对再次应用丙球是否有效亦无提示作用.
推荐文章
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
甲基泼尼松龙
静脉丙种球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次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的预测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冠状动脉病变 预测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86 354 9.0 14.0
2 钟家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39 203 8.0 11.0
3 白雪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冠状动脉病变
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双月刊
1673-5501
31-1969/R
大16开
上海市万源路399号
4-394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7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