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超文本是数字时代一种新的话语形式与文本形态,它具有技术意识形态、多媒介互文性及技术性民主的特征。技术是当代网络超文本特征的物质性基础,网络超文本的本质是技术。对新技术的追捧成为社会的时尚,数字技术已成为一种主导当下文化形态的技术意识形态;网络超文本多媒介文本的互文性,使其成为巴赫金、罗兰·巴特的单媒介互文性之后的多媒介互文性2.0新版本,其互文性重在综合多个媒介的表现方式,使文本具有多重感官效应;网络超文本要求参与者的互动实践,网络超文本的互动性、非线性及多样选择性将知识、信息及文化的民主化进程带入改版升级的新时代,其技术机制的民主性蕴含不是以理念方式,而是以技术的、非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发挥作用,它所带来的革命尽管不是宣言式的,却因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而具有更为强大的力量。与印刷文本相比较,以网络超文本为代表的数字文本是具有更强复制性,更大传播力、感染力的文化载体。
推荐文章
超文本全文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超文本
全文检索
数字图书馆
远程教育
基于网络的超文本化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网络
超文本化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HPF程序编译信息的超文本生成器
并行化编译器
HPF
抽象语法树
程序可视化
基于模糊K最近邻和证据理论的增量式超文本分类方法
超文本分类
模糊K最近邻
证据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网络超文本的技术性民主
来源期刊 中外文论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网络超文本 技术意识形态 多媒介互文性 技术民主性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小凡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39 7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超文本
技术意识形态
多媒介互文性
技术民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论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