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话语分析基本上局限于语言本身,即只注意语言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及其与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之间的关系,忽视了诸如图象、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这就使得话语分析带有较大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克服这些局限性。笔者从多模态话语的媒体系统层面解析《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人物形象的幽默效果,为赏析影视作品提供新的维度。
推荐文章
语用学视角下《十全八美》幽默话语分析
《十全八美》
合作原则
幽默
跨文化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建构与中国形象对外传播—以《中国名词》微视频为例
跨文化传播
《中国名词》
中国形象
对外传播
多模态话语
汉代乐府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汉代乐府
女性形象
诗歌
新媒体话语中的安徽外宣形象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新媒体话语
外宣形象
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
安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媒体层面解析美剧的幽默效果——以《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人物形象为例
来源期刊 三江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生活大爆炸》 谢尔顿 幽默效果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H3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静 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16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模态话语分析
《生活大爆炸》
谢尔顿
幽默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三江高教
季刊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