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公民教科书叙事是道德叙事的一种,而道德叙事则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通过对民国时期教科书《模范公民》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发现叙事占有内容的很大一部分,从故事图、故事和其它叙事方式(包括告示、规则、歌曲、书信、选举表等)的分析可以发现,教科书的叙事具有非阐释性这一特点。处理好阐释与叙事之间的限度,是一个好的叙事必须要考虑的。而好的叙事,处理好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关系,价值规范才能以故事为依托,深入人心。
推荐文章
山西民国时期的书法
民国书法
书法潮流
艺术价值
民国时期农情报告制度论略
民国时期
农情报告制度
农业信息化
探析民国时期香烟广告对国货运动的启示
香烟广告
国货广告
叙事结构
民国时期山西工业的崛起
阎锡山
科学理念
民国山西工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民国时期公民科教科书叙事的非阐释性——基于《模范公民》课本的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教育科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公民科教科书 叙事 非阐释性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G41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波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民科教科书
叙事
非阐释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教育科学
双月刊
大16开
杭州市学院路35号浙江教育综合大楼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1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