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显著延长续航里程,对发展电动汽车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在2013年底部署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通过合作研究,积极探索了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等电池体系.其中,采用纳米硅碳负极、富锂正极的24 A·h的锂离子电池单体,质量能量密度达到374 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到577 W·h/L.8 A·h固态聚合物锂电池60℃下能量密度达到240 W·h/kg,基于无机陶瓷固态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室温下能量密度达到240 W·h/kg. 37 A·h的锂硫电池单体室温能量密度达到566 W·h/kg,50℃达到616 W·h/kg.5 A·h锂空气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526 W·h/kg.目前这些样品电池在综合技术指标方面离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进行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从长远考虑,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必然进一步增加电池安全性风险,因此不同形式的固态锂电池将是未来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的发展方向.
推荐文章
高能量尖晶石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高能量
尖晶石锰酸锂
掺杂改性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开发策略
高能量密度
综合实用性能
材料体系
材料设计
结构设计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研究所
微电子行业
微电子学
国家队
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
液流电池
能量密度
氧化还原靶向反应
液流锂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科学院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研究进展快报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锂电池 锂-硫电池 锂-空气电池 高能量密度 电动汽车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028.8
字数 36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239.2016.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中国科学院“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组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8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4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固态锂电池
锂-硫电池
锂-空气电池
高能量密度
电动汽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