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辽沈地区玉米田最适合的深松方式,探索不同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辽单565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田深松改土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改土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显著降低,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提高;深松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其中以春季深松30 cm 效果最好,为11239.5 kg /hm2,比对照增产15.7%。
推荐文章
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玉米
深松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产量
黑龙江早熟地区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状态的影响
玉米
深松
常规垄作
土壤容重
土壤硬度
产量
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
深松
少耕
土壤物理性状
产量
深松垄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半干旱地区
深松
垄作
土壤水分
玉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沈地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来源期刊 辽宁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土壤性状 产量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3.04|S152.5
字数 3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728.2016.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海岩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56 369 11.0 16.0
2 肖万欣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8 186 8.0 12.0
3 史磊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34 233 7.0 13.0
4 王延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110 384 11.0 14.0
5 徐亮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16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33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深松
土壤性状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农业科学
双月刊
1002-1728
21-1111/S
大16开
沈阳市东凌路84号
8-21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4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