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对环路热管双孔径分布镍芯进行5因素4水平的16组正交化烧结实验研究,测量双孔径分布镍芯的孔隙率和有效导热系数,并与现有的11个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计算模型进行对比.从控制双孔径镍芯有效导热系数尽可能小的角度,得到由5个烧结参数的最佳水平组成的烧结工艺.结果表明:对双孔径分布镍芯的有效导热系数影响最大的烧结因素是造孔剂含量,其影响指数分别是压制压力和保温时间的1.9和2.2倍;烧结温度和造孔剂尺寸的影响度相当且较小;常用的估算环路热管金属烧结芯有效导热系数的Alexander模型的计算值偏高,Maxwell模型的计算值偏低,在孔隙率为0.5 ~0.7时,Chernysheva & Maydanik模型与Chaudhary & Bhandari模型计算值的平均值与双孔径分布镍芯的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值拟合更好.
推荐文章
3D打印钛合金毛细芯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有效导热系数
毛细芯
环路热管
金属蜂窝夹芯面板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值计算
金属蜂窝夹芯面板
热辐射换热
有限元方法
有效导热系数
温度对盐水导热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导热系数
温度
热线法
盐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孔径分布毛细芯有效导热系数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双孔径分布芯 有效导热系数 环路热管 烧结参数 孔隙率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1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005.2016.03.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坤峰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8 29 3.0 5.0
2 曹伟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8 55 4.0 6.0
3 曲燕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4 44 3.0 6.0
4 周侃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孔径分布芯
有效导热系数
环路热管
烧结参数
孔隙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1959-10-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