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1月24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7例,女53例,平均年龄59岁,全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ECAB)100例,机器人乳内动脉游离+胸壁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 140例.术后每6个月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CT血管造影技术评估桥血管通畅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转为正中开胸或体外循环,共包括237例单侧乳内动脉(IMA)游离和3例双侧IMA游离,无手术死亡.24例(10%)使用杂交技术.术后随访41.1±12.9个月,无死亡、中风或心肌梗死发生.术后随访3年(最长时间91个月)的结果显示,TECAB组IMA移植通畅率为97.1%,MIDCAB组IMA移植通畅率为96.4%.结论 机器人辅助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于特定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乳内动脉桥可以保持良好的远期通畅率.
推荐文章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瞬时流量测定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影响桥血管中远期通畅率的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手术后期间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早期临床分析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
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心病
老年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器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年单中心的经验与桥血管通畅性长期随访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科手术,微创性 机器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517
页数 分类号 R65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55/j.issn.0577-7402.2016.06.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科手术,微创性
机器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