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笔者之所以把“米鱼”加个引号?是因为它不是鱼,而是用红薯面制作出来像蝌蚪形状,故称为“米鱼”。“米鱼”有扁豆粉、红薯粉、红薯面三种,前两种代价高,后者则较为普遍。 20世纪60年代,中原农村曾有这样一个谚语:“前院到后院,家家都是三红转,红薯干、红薯疙瘩、红薯面。”一天三顿离不开红薯,一是煮红薯,二是红薯干碾成面蒸窝头,三是锅贴饼。为了改善生活,村民们在夏天尤其是中午会吃上一顿“米鱼”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吃“米鱼”
来源期刊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薯粉 红薯干 蝌蚪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8
页数 1页 分类号 S96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薯粉
红薯干
蝌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农业农民
半月刊
1003-6261
41-1026/S
河南省郑州市政一街5号
36-50 36-150
出版文献量(篇)
140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