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江西科学       
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站资料和NCEP逐6 h 1°×1°的再分析资料,分别从2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形成机制上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1阶段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属于对流性降水过程;第2阶段强降水过程主要受高空槽、副高外围和低涡的影响,对流性和稳定性降水并存,同时对比发现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能加强强降水的发生,低层正涡度和高层负涡度的上下配置更能造成强降水的发生。
推荐文章
鹰潭一次突发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强降水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雷达回波形态
2008年8月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黄淮气旋
强降水
对比分析
数值产品检验应用
资阳市两次短时强降水特征对比分析
短时强降水
能量差异
回波路径
2016年6月辽阳地区2次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短时暴雨
环流背景
水汽输送
不稳定能量
雷达回波
辽宁辽阳
2016年6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5年6月鹰潭2次连续强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江西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鹰潭 强降水 影响系统 动力诊断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0-785
页数 6页 分类号 P458.1+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6.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新龙 13 21 2.0 3.0
2 魏铁鑫 8 34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鹰潭
强降水
影响系统
动力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科学
双月刊
1001-3679
36-1093/N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