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微波液相法制备了CeO2/凹凸棒石(ATP)/MoS2三维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苯并噻吩为模拟含硫污染物探讨了CeO2/ATP/MoS2对模拟FCC汽油的光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研究CeO2和MoS2质量比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TP骨架与CeO2和MoS2形成稳定三维网络结构,能有效增加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积,在空间上形成多渠道的电子传递通道,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模拟太阳光连续照射2h,当CeO2与MoS2质量比为4/10时,CeO2/ATP/MoS2复合材料对模拟汽油脱硫率高达92%.
推荐文章
纳米CeO2/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纳米材料
二氧化铈
水性聚氨酯
复合材料
聚合物
CeO2对 SiCp/Al-Si 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粉末冶金
冷压
烧结
稀土
力学性能
PANI/CeO2/W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聚苯胺
二氧化铈
碳化钨
复合材料
电化学行为
准三维MoS2/graphene复合材料储锂性能研究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MoS2/GF复合结构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eO2/ATP/MoS2三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光氧化汽油脱硫性能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凹凸棒石 MoS2 CeO2 光氧化脱硫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3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411.2016.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超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74 317 9.0 13.0
2 赵晓兵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82 6.0 8.0
3 陆晓旺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29 3.0 5.0
4 李霞章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7 93 6.0 9.0
5 张作松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凹凸棒石
MoS2
CeO2
光氧化脱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