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动性肌肉疲劳特指运动引起肌肉产生最大随意收缩力量或者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处理不当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运动性损伤.本文通过对人体下肢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多通道采集,采用肌电信号频谱分析与非线性动力学结合起来的带谱熵方法,对运动性肌肉疲劳度进行衡量.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肌肉疲劳程度的增加,肌电信号频谱开始向低频移动,能量越来越集中,系统复杂度下降,反映复杂度的带谱熵值也随之降低.通过对熵值变化的监测,可以度量肌肉疲劳程度,为体育训练、临床康复训练等疲劳程度的判定提供了一个指标.
推荐文章
基于低频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度研究
表面肌电信号
肌疲劳
电刺激
近似熵
功率谱
基于小波变换的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的研究
小波变换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判别研究进展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非线性
肌肉疲劳过程中电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小波分析
疲劳
电诱发
表面肌电信号
小波变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带谱熵的肌肉疲劳度分析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疲劳度 多通道 带谱熵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1-4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1-5515.2016007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肌电信号
疲劳度
多通道
带谱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515
51-1258/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6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0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37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