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嗅觉中枢的激活情况,探讨不同的嗅觉刺激模式是否会影响嗅觉fMRI结果。方法分别选择两种不同的嗅觉刺激模式对同一受试者进行嗅觉fMRI检查,选择双侧初级嗅觉皮层区为ROI,观察其在两种模式下的激活情况以及BOLD信号强度的变化,比较两者之间是否有所差别。结果16名正常志愿者两种嗅觉刺激模式下的ROI区激活体素数无统计学差异(定时模式为69.00±80.23,触发模式为102.81±151.44,P值=0.42),且平均BOLD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也无统计学差异(P值=0.167)。结论无论是定时模式还是触发模式,在刺激持续时间内均存在至少一次的有效的吸气相,嗅觉中枢的激活反应也是没有差异的,因此不同嗅觉刺激模式对嗅觉fMRI结果是没有影响的。
推荐文章
应用OEP-98C型嗅觉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设计嗅觉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嗅觉
嗅觉皮层
嗅觉诱发电位仪
主动嗅觉研究现状
主动嗅觉
气味定位
气味/气体传感器
移动机器人
烟羽
嗅觉事件相关电位及磁共振成像对嗅觉功能的评估
嗅觉障碍
诱发电位
磁共振成像
嗅球
体积描记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嗅觉刺激模式对嗅觉fMRI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CT和MRI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嗅觉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级嗅觉皮层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9.12
字数 2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131.201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慧 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 10 19 3.0 4.0
2 孙海珍 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 3 16 2.0 3.0
3 赵延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嗅觉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级嗅觉皮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CT和MRI杂志
月刊
1672-5131
44-1592/R
大16开
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4018号安联大厦A做501
46-276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