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森林中一只罗猴体内分离出而命名。1954年尼日利亚首先证实了人类感染寨卡病毒,但发病率很低。自2014年在西半球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后,2015年4月以来该病毒迅速扩散至美洲、加勒比地区及太平洋岛国共30多个国家,将近400万病例,引起全世界的不安。虽然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较轻,绝大多数为自限性,但是该病毒对宿主具有较强的嗜神经性。早期妊娠妇女感染后,病毒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大脑发育障碍,出现小头畸形症及眼底黄斑区视神经异常。少数感染者可能出现吉兰-巴雷综合征。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尚无该病毒疫苗,预防工作存在一定难度。该文对寨卡病毒感染人类的最近研究进展,包括病毒特性、流行概况及临床表现等作了重点阐述。
推荐文章
寨卡病毒动物感染模型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新生儿小头症
动物模型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黄病毒
伊蚊
流感样症状
自限性疾病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
媒介
防控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性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寨卡病毒及其在人类感染中的研究近况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黄病毒科 虫媒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 流行病学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热点聚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8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6.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亦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488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病毒科
虫媒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
流行病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双月刊
1674-2397
11-5673/R
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4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