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含有 FecB 基因为候选基因的小尾寒羊和湖羊为父本,与当地哈萨克母羊进行杂交,采用多胎基因 FecB 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组建理想型育种群。结果表明:杂交 F1羊166只含等位基因 B 频率0.58,等位基因+频率0.42;横交 F2羊检测64只,等位基因 B 频率0.41,等位基因+频率0.59;湖(寒)哈杂交及横交 F2羊基因频率差异均不显著(P >0.05),但含 BB 基因型纯合子数量有所增多,通过基因检测验证了含 FecB 基因羊与哈萨克母羊杂交后,FecB 基因显性效果好,遗传性能较为稳定。 F1羊中含有 FecB 基因型(BB、B+、++)的母羊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 >0.05);经测定6月龄和12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4项指标差异也均不显著(P >0.05)。通过对 F1羊的跟踪调查,41只母羊产羔率159%(64/41),繁殖成活率146%(60/41),其中 BB基因型1只,产羔2只,产羔率200%;B+基因型29只,产羔50只,产羔率172%;++基因型11只,产羔12只,产羔率109%;B+基因型产羔率与野生型(++)相比提高了63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选育选配、横交固定,初步培育出了哈萨克羊多胎新类型,该类型能较好地适合哈密地区生态环境,为哈萨克羊多胎新类型的进一步选育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绵羊BMPR-ⅠB基因标记导入哈萨克羊生长状态研究
BMPR-ⅠB基因
检测
哈萨克羊
杂交F1生长状态
哈萨克羊GDF9、ESR、BMPR-IB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研究
哈萨克羊
GDF9基因
ESR基因
BMPR-IB基因
多态性
哈萨克羊FecB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哈萨克羊
FecB基因
多态性
哈萨克羊多胎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哈萨克羊
BMP15基因
PCR-RFLP
PCR-DS
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哈萨克羊多胎新类型培育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哈萨克羊 FecB 基因 多胎型 培育 小尾寒羊 湖羊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26.2
字数 38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生金 20 3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哈萨克羊
FecB 基因
多胎型
培育
小尾寒羊
湖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双月刊
2095-3887
62-1206/Q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沿335号
54-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