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中将“明确的被告”解释为“可识别的被告”,在此规定下,是否能切实解决在起诉阶段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问题,以及在送达阶段、审理阶段被告主体的程序审查标准和提供被告信息责任分担缺乏相应规定的问题,使得司法传统中依附于“明确的被告”条款的被告主体程序审查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从程序的功能目的和程序利益平衡理论出发,“明确的被告”概念界定问题可以被解析为起诉阶段、送达阶段、审理阶段三个层面被告主体程序审查的问题,这使得以前错综复杂的“明确的被告”之适用问题得以清晰呈现并逐步得出相关程序重构之方案——提出当事人信息提供责任之分担及归责原则问题,并对起诉与审理阶段被告主体程序审查标准予以分段式构建.
推荐文章
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
存疑有利被告
适用范围
疑罪从无
我国刑事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立法考察与分析
刑事被告人
获得律师帮助权
立法
论刑事被告人的强制取证权
强制取证权
价值
现状
立法构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明确的被告”与被告主体审查制度构建
来源期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明确的被告 立案登记制 被告主体审查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4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1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君 11 97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明确的被告
立案登记制
被告主体审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218
15-1051/C
大16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16-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26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