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神经影像学综合征。临床特点包括头痛、意识障碍、癫癎发作及视觉障碍。影像学特征为大脑后部白质或(和)灰质病变。该病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内皮损伤机制可能是关键因素。基础疾病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诊断的关键线索。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临床和影像学异常可恢复。但严重病例如合并急性脑出血或大面积后颅窝水肿,导致梗阻性脑积水或脑干受压者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常遗留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早期识别,积极、恰当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研究方法进展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影像诊断
评价研究
研究设计
临床试验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点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高血压脑病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发病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预后 儿童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7-7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08.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京(综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1 4 1.0 1.0
2 秦炯(审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2)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1)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预后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月刊
1008-8830
43-1301/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
42-18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7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1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