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大鼠胫神经损伤时远侧端髓鞘和轴突的再生速度。方法:大鼠54只,建立神经原位桥接动物模型,其中36只大鼠用于荧光示踪注射,根据缝合口神经远端荧光示踪剂注射点位置不同,分为10 mm 组和30 mm 组各18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处理,每组每个时间点6只;其他18只大鼠用于髓鞘染色,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处理。结果:术后8、12周,10 mm 和30 mm 组的 L3~L6脊神经节内有荧光标记细胞,30 mm 组明显少于10 mm 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8、12周,患侧的损伤神经远侧端有大量排列有序的有髓神经纤维,10 mm 组与30 mm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m 和30 mm 组术后8、12周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术后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各时间点,患侧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健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胫神经损伤后远侧端髓鞘和轴索生长速度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