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的命名开始,纪录片至今不过90年时间,虽然从文本产量、产业化程度和语言形态的多样性等方面,不能和故事片的影响力相提并论,但是在探测人性方面,因能指和生活世界的直接关系,纪录片常常要比故事片更加深入锐利.纪录片出身在电影的高等语态当中,一开始就关注人与社会问题;纪录片常常也做戏剧化的努力,但以片段式为其主要结构,旅程和幽闭空间为其主要的叙事特征.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地处理事实”(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规定了作为文本的纪录片与生活世界的勾连方式,然而也为纪录片反映现实的能力,埋下了纠纷的种子.纪录片在1960年代经历了语态和真实性挂钩的极端事件,加入同时也体现了后现代思潮对传统认识论的颠覆和反拨.在最近30年,纪录片呈现多样化,语态不再成为真实性的限制,透过纪录片认知世界的朴素思想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