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报道国内首例交织帚枝孢霉致透明丝孢霉病.方法 患者女,69岁,主因“左前臂结节9个月”就诊.取结节边缘组织进行病理学和真菌学检查.将组织接种于沙氏培养基、脑心培养基,并对培养物进行形态学及rDNA序列测定.结果 组织病理下可见组织细胞肉芽肿及透明真菌孢子和菌丝.组织真菌培养阳性,菌落生长中等速度,为浅灰色绒毛状菌落.镜下见无色分枝分隔菌丝,分生孢子梗侧生,分生孢子长圆形,薄壁,1~2个隔.经DNA序列分析,与Sa rocla-dium im plicatum相似性100%.诊断为透明丝孢霉病,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及10%碘化钾溶液口服治疗,3个月后患者治愈.结论 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和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Sarocladium im plicatum.该菌引起的透明丝孢霉病为国内首例报道,舍他康唑及碘化钾联合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推荐文章
枝孢样枝孢霉致囊肿性痤疮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
枝孢样枝孢霉
囊肿性痤疮
暗色丝孢霉病
枝孢样枝孢霉的研究概况
枝孢样枝孢霉
研究
进展
广东首例肾移植术后甄氏外瓶霉致皮肤及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
暗色丝孢霉病
甄氏外瓶霉
皮肤
皮下组织
肾移植
枝状枝孢引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
枝状枝孢
暗色丝孢霉病
伊曲康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织帚枝孢霉致透明丝孢霉病国内首例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交织帚枝孢霉 交织支顶孢霉 透明丝孢霉病 舍他康唑 碘化钾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9.8
字数 2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东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51 155 7.0 10.0
2 孙婷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20 56 4.0 6.0
3 陈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37 190 6.0 12.0
4 周亚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8 8 2.0 2.0
5 王兴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织帚枝孢霉
交织支顶孢霉
透明丝孢霉病
舍他康唑
碘化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