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计算通道压裂裂缝在实际条件下的导流能力并分析影响导流能力的因素,在分析通道压裂砂堤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内流体流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某一通道压裂气井裂缝内流体的流动规律和压力分布规律,并计算了裂缝的导流能力。结果表明:通道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基本不随井底流压、气体密度和气体黏度变化;通道压裂裂缝内空隙通道的结构和分布是影响裂缝导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如果通道压裂裂缝内没有形成连续的大通道或大通道坍缩形成离散分布的空隙结构,则裂缝内流体的流动阻力会增大,从而导致通道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较预期有大幅度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通道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常规酸性压裂液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的室内研究
酸压模拟
导流能力
闭合酸压
酸蚀
页岩压裂裂缝气测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页岩气藏
支撑裂缝
气测
导流能力
介质变形和长期导流裂缝性气藏压裂产能模拟研究
裂缝性油气藏
压裂
变形(地质)
导流能力
生产能力
数值模拟
楔形裂缝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
楔形裂缝
多段压裂
介质变形
启动压力梯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道压裂裂缝导流能力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钻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通道压裂 导流能力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357.1
字数 42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11/syztjs.2016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124 670 13.0 20.0
2 温庆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5 348 10.0 18.0
3 王淑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杨英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4 12 2.0 3.0
5 段晓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道压裂
导流能力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探技术
双月刊
1001-0890
11-1763/TE
大16开
北辰东路8号北辰时代大厦716室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