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前期,我们发现一个遗传性房室传导阻滞伴肥厚型心肌病家系,本次工作主要对其致病基因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候选基因测序的方法对已经确诊为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脏病患者进行致病基因分析,对报道与心脏病相关的 TRP4、 SCN5A、 SCN1B、NKFX2.5、CLCA2和LMNA共6个基因测序并确定致病基因;构建致病基因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克隆野生型和突变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野生和突变型蛋白在细胞定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对该突变功能进行分析。结果:遗传学分析显示在家系中患者LMNA基因第10号外显子缺失,并与疾病共分离。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突变型lamin蛋白表达水平正常,定位结果显示,野生型蛋白位于细胞核核膜,而突变型蛋白在核膜上和核内均有表达。 LMNA异常可引起房室结细胞死亡与纤维化,导致房室传导速率降低,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自噬和凋亡是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LC3-II是检测自噬的标志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II,结果显示LMNA突变不影响该蛋白表达。结论: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导致遗传性房室传导阻滞伴肥厚型心肌病的LMNA基因突变,该突变可使其编码的蛋白不能正确定位于细胞核膜,导致细胞核核纤层结构异常。核纤层在细胞分裂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因此核纤层的异常会对细胞正常周期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导致细胞的异常死亡。这可能是导致该家族成员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
推荐文章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价和预防
射频消融术
电生理学延迟效应
房室传导阻滞
预防
评价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3例诊治分析
房室传导阻滞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诊断
治疗
家族性房间隔缺损并房室传导阻滞一家系分析
房间隔缺损
房室传导阻滞
系谱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关系--附122例分析
心肌梗死,急性
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复杂突变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转化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9-1529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臧小彪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7 5 2.0 2.0
2 凃欣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9 42 4.0 6.0
3 曹祝兵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0 0.0 0.0
4 李思思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