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数学问题提出. 新版苏教版《数学》(以下简称"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正切"(第1课时)是很重要的内容,它同时还承载着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引入"重任".教材在本节开头安排的"观察与思考"较之旧教材有很大变化,旧教材在比较陡峭程度时显得过于直接,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现教材却处理很得当,过渡也很自然.两相比较主要基于一个问题:为什么高比宽可以比较陡峭程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录表明看法,供同行借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为什么高比宽可以比较斜坡的陡峭程度
来源期刊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旧教材 函数概念 教学实录 教学片断 数学问题 苏教版 《数学》 一个问题 大后 倾斜程度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权 10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旧教材
函数概念
教学实录
教学片断
数学问题
苏教版
《数学》
一个问题
大后
倾斜程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月刊
2095-4832
10-1085/O1
16开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2-22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