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Mip2是心肌缺血后适应的一个分子靶点,其表达能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基于MIP2为WD蛋白,本科室冯衍生博士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对MIP2可能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了筛选,质谱鉴定了若干个蛋白质,其中包括VDAC,但VDAC包括VDAC1、VDAC2和VDAC3,它们与MIP2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MIP2的心肌细胞保护机制。方法:首先构建了MIP2和VDAC真核表达载体,利用了基因共转染探讨MIP2与VDAC可能的相互作用;然后采用不同的抗体免疫共沉淀加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技术,主要探讨MIP2与VDAC1的相互作用;利用免疫荧光定位探讨MIP2与VDAC1在H9c2细胞内的分布;采用MIP2的结构突变,研究MIP2与VDAC1相互作用的结构域;最后通过MIP2的全长与突变体探讨其对H9c2心肌细胞膜电位与细胞死亡率的影响,观察MIP2及其与蛋白相互作用对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MIP2与VDAC基因共转染后免疫共沉淀加Western blot 鉴定,结果显示MIP2与VDAC1和VDAC2有相互作用关系,与VDAC3无相互作用;GFP与VDAC1抗体免疫共沉淀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相互作用;细胞免疫共定位显示,MIP2与VDAC1分布于细胞同一区域,支持其在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MIP2结构突变显示,位于其C端的WD40是与其它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域。心肌细胞转染基因后施以氧化应激处理,结果显示,虽然MIP2全长能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H9 c2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细胞死亡,但其蛋白结合结构域不能最有效抑制这种诱导性的膜电位降低与细胞死亡。结论:VDAC1是MIP2的一个作用靶点,MIP2 C端的WD40是其与VDAC1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构域。 MIP2能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DAC1有关。
推荐文章
开放线粒体KATP通道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二氮嗪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钙拮抗剂通过PKCα/ERK1/2通路拮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维拉帕米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损伤
下调microRNA-1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微RNAs
肌细胞,心脏
细胞凋亡
转染
氧化性应激
过氧化氢
miR-1
基于VDAC1/mPTP调节机制探讨葛根素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葛根素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凋亡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心肌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IP2通过VDAC1相互作用保护氧化应激损伤的心肌细胞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缺血再灌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152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浩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66 553 13.0 22.0
2 肖献忠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130 772 14.0 18.0
3 蒋磊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17 109 6.0 10.0
4 张华莉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43 254 10.0 14.0
5 刘可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27 153 7.0 11.0
6 陈广斌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