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初的粤乐《悲秋》,属苦音,改编自华秋苹《琵琶谱》(1818年)的《思春》。透过对19至20世纪初各种琵琶谱的分析,并参考我对古琴古谱音律的研究成果,本文推断《琵琶谱》之《思春》亦属苦音。不过,面对西方音乐冲击的大环境,当《思春》在华东的琵琶流派传播,演变为现代版本的《塞上曲》时,乐曲失去了苦音特性,成为羽调。但是,在广东地区,传播至粤乐和粤曲领域,变为《悲秋》时,乐曲则保留了苦音风格,显示了地方音乐对跨区域音乐传播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琵琶曲《十面埋伏》艺术赏析
琵琶曲
《十面埋伏》
艺术赏析
浅谈刘德海新编琵琶曲《十面埋伏》
刘德海
新编
音乐表现
乐曲技法
秋石本草考证
@秋石
@本草考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来源期刊 音乐传播 学科
关键词 华秋苹 琵琶谱 《思春》 《悲秋》 《塞上曲》 苦音 乙反线 音乐传播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本刊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8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俊仁 8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秋苹
琵琶谱
《思春》
《悲秋》
《塞上曲》
苦音
乙反线
音乐传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音乐传播
季刊
2095-395X
10-1064/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42号楼艺术研究院316室
80-435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