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将城市开放空间作为考察主体性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范例,以台北艋舺龙山寺前开放空间为原型,研究不同时期政治关系下主体建构在空间形式上的平行映射与推动.在汉人离散与族群他者的社会边界上,现代性、殖民性裹挟其中,一方面,他者透过空间形式建立边界,塑造汉人离散主体;另一方面,汉人离散主体不断通过空间形塑自身.汉人离散与他者之间强弱势关系不同,其空间形式结果亦有着显著的变化.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本文也探索一种挖掘形式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方法.
推荐文章
重庆大学B区校园开放空间认知使用后评价
使用后评价
校园开放空间
空间认知
认知地图
SD法
浅析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滨水
开放空间
设计
汉水流域襄阳古城开放空间发展研究
古城
开放空间
布局形态
高龄者住宅社区开放空间之研究
高龄化
设计原则
活动需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体政治与空间形式——一个汉人离散聚居区的开放空间演变
来源期刊 住区 学科
关键词 政治 形式 公共空间 汉人离散 台湾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主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61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8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晶 5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政治
形式
公共空间
汉人离散
台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住区
双月刊
1674-9073
11-5915/TU
16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509室
2-853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