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凹陷性瘢痕及面部年轻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相同治疗参数的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分别照射受试者的左背部皮肤,在术后即刻和术后1、3、5、7、14、28、90、180 d,于照射区域及非照射区域分别取皮肤活检,对活检的皮肤标本分别作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Ⅰ型及Ⅲ型胶原、VEGF、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微等离子体作用于皮肤后产生不连续分布的热气化区.照射后5d胶原纤维开始增多,并持续至照射后180 d.照射后即刻,VEGF就开始高表达,并维持28 d左右.照射3d后,HSP70就开始增加,主要表达在表皮和真皮浅层,7d到达高峰,并维持90 d.结论 微等离子体射频作用于人体皮肤组织可以刺激人皮肤真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增生,并且持续时间可达半年.
推荐文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
等离子体射流
BALB/c小鼠
创伤愈合
低温等离子体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
等离子体射流
BALB/c小鼠
创伤愈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对人体皮肤组织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 胶原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3
页数 分类号 R751
字数 3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8/j.1008-0392.2016.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 11 57 5.0 7.0
2 陈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 54 259 9.0 13.0
3 张艺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等离子体
胶原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0392
31-1901/R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7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