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相比于传统政治参与权,网络政治参与权是公民通过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与政治主张,进行自由讨论以及参与公共事务、公共决策,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一项新兴公民权利,应受到法治保障.法治保障范围至少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权利主体的平等地位,二是权利主体的知情权,三是表达自由,四是公众的监督权.法治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权利.网络政治参与权具有“积极权利”的性质,需要政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来保障:一要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实现社会信息化;二是继续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开放各类政务信息,打破政府信息壁垒;三要切实保障公众充分实现网络言论自由,构建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四要建立健全网络政治参与权的司法救济渠道;五是建设回应型政府,实现公共话语与现实政治运作的制度化对接.
推荐文章
论新媒体时代明星隐私权的法治保障
新媒体平台
明星隐私
法治保障
浅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
农业生态环境
立法
行政执法体制
利益平衡
法治保障
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的法治保障
住房公积金
行政执法
法治保障
论沟域经济的法治保障
沟域经济
农村经济
法治保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网络政治参与权的法治保障
来源期刊 电子政务 学科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权 网络赋权 信息社会 网络民主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互联网治理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82/j.cnki.dzzw.2016.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峰 67 1015 11.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1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政治参与权
网络赋权
信息社会
网络民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政务
月刊
1672-7223
11-5181/T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82-564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35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