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中采用随机生长四参数生成法,对储层岩石的二维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重构.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从孔隙尺度模拟了多孔介质中的油水两相流动,对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内流体分布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水压汞曲线,并分析了π准数(界面张力与压力梯度比值)对油水两相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润湿相(水相)沿着大孔道的中轴部位驱替非润湿相(原油),在小孔道残余部分原油,而随着水驱过程的继续进行,小孔道中的油也逐渐被驱替出来;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逐渐下降,水相相对渗透率逐渐增加.当π准数减小时,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值均增大,其中油相相对渗透率值增大幅度较水相相对渗透率值增大幅度更大,可通过提高驱动压力梯度或者降低界面张力提高采收率.
推荐文章
壁面润湿性对蛇形微通道内两相流流动特性影响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蛇形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格子玻尔兹曼
流体动力学
液桥重开过程的两相格子Boltzmann模型及计算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两相流动
微通道
界面张力
液桥重开
管道内油水两相流动研究进展
油水两相流
相转换
液滴粒径分布
持液率
压降
油水两相管流测量方法应用进展
油水两相管流
电导率探针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光学测量设备
伽玛相分率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油水两相流动规律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微观孔隙结构 格子Boltzmann方法 相对渗透率 流动规律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
字数 2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56/dkyqt201603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孔介质
微观孔隙结构
格子Boltzmann方法
相对渗透率
流动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