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原油流动性差使得L16油田难以取得合格的地下含气原油样品,无法直接掌握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流体性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40个国内主要稠油油藏脱气原油黏度和气油比,回归出二者之间的对数关系式.根据L16-3井脱气原油黏度计算L16油田地层原油的气油比为8.67 m3/m3.结合室内原油复配实验,进一步得出地层含气原油的饱和压力约为3.77 MPa,黏度约为10299 mPa·s.发现带气顶的L16油田原油饱和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11.4 MPa),存在与经典油层物理理论相悖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深度调研比对,结合L16油田的自身特点,认为L16油田在长期的油水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极有可能形成具有封隔作用的沥青壳,从而将油藏形成的气顶与原油隔离开来,使得天然气难以回溶至地层原油内.表现为虽存在气顶,但原油的饱和压力却远低于地层压力,最终合理地解释了油藏流体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推荐文章
叶顶间隙几何不确定性对离心叶轮气动性能的影响
离心叶轮
叶顶间隙
不确定性分析
多项式混沌法
气动性能
渤海海域常压油藏实测地层压力与流体性质关系
电缆地层测试
实测地层压力
折算压力
单相流体
原油密度分异
压力—深度关系
基于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模型
基于知识系统
不确定性
模型化
CommonKADS
基于确定性抽样的过冷沸腾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分析
过冷沸腾
CFD
不确定性分析
确定性抽样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带气顶特稠油油藏流体性质的不确定性探讨——以L16油田为例
来源期刊 油气井测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顶 超稠油 气油比 饱和压力 沥青壳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53
字数 409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先红 26 123 7.0 10.0
2 田冀 31 144 6.0 11.0
3 刘新光 14 60 5.0 7.0
4 李卓林 8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顶
超稠油
气油比
饱和压力
沥青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井测试
双月刊
1004-4388
13-1147/TE
大16开
河北省廊坊市万庄43号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