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皖东公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坐骨端宽和尻长等9个体尺性状和体重进行了测定,母牛在公牛9个性状基础上增加腹围性状,选择公牛累计贡献率达86.44%、母牛累计贡献率达85.37%的4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坐骨端宽、胸宽变异系数较大,选育潜力也相对较大.皖东牛成年公、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各主分量的特征根分布较广,第一主成分反映出皖东牛整体结构的生长发育状况,第二和第四主成分主要反映皖东牛中躯和后躯的发育状况,母牛的第四主成分反映皖东牛后躯的发育状况,公牛的第四主成分反映皖东牛骨骼的发育状况.
推荐文章
新疆褐牛体尺体重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体尺
体重
9分制外貌鉴定
新疆褐牛
秦川牛主要体尺、体重与剩余采食量主成分分析
秦川牛
体尺性状
体重
剩余采食量
主成分分析
大额牛体尺性状指标与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大额牛
体尺指标
主成分分析
新疆肉牛体尺体重主成分分析
新疆肉牛
体尺性状
体重
主成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皖东牛体尺与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皖东牛 体尺性状 体重 主成分分析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5-890
页数 分类号 S82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612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运海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61 264 9.0 14.0
3 刘洪瑜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1 65 5.0 6.0
9 刘成雪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 4 1.0 1.0
10 王恒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皖东牛
体尺性状
体重
主成分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352X
34-1162/S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