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出土于敦煌一棵树汉晋烽燧遗址的元康三年(293年)符信,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西晋实用符信实物.目前学者对该符信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未尽之处.例如封泥的一些细节,反映了下级属吏印章与长吏官印不同的特征.简文中有疑问的“贼”字的释读,其实可以找到明确的字形证据.“靡速”一词较可能读为“飞速”,是中古口语词的新见资料.“封表”则应是指封印和书写申明规定的文字这两个制作步骤.如果以这件西晋符信为立足点,联系汉简中已发现的“符”类简牍实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汉晋时期部分符形态和使用方式的变化.早期的竹木符主要以剖分方式作为凭信,此后逐渐发展出较简便的以印为信的“封符”方式.后者的使用范围愈加广泛,体现了社会生活管理手段不断趋于简便的走势.从现有资料看,这种符信制度的演进变化应发生在两汉之际.
推荐文章
医院办公室"一棵树"员工培养模式探索
青年员工
一棵树
个体培养
集体培养
居延汉简中所见疾病的病因探析
居延汉简
疾病
病因
一类k-正则图的生成树数目与熵
k-正则图
小世界网络
图论
生成树
生成森林
基于GMS的玉符河人工补源影响研究
人工补源
GMS
玉符河
济南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敦煌一棵树烽燧西晋符信补释——兼说汉简中“符”的形态演变
来源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学科
关键词 符信 敦煌 补释 汉简 演变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史与文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7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若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34 2 1.0 1.0
2 乐游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符信
敦煌
补释
汉简
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月刊
2095-1639
10-1005/K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