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心可舒及氟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AS模型组、氟伐他汀组及心可舒组,每组9只.通过HE染色评估粥样斑块的程度.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斑块VCAM-1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氧自由基SOD及MDA的含量.结果 心可舒及氟伐他汀组V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高脂组的水平(P<0.01),巨噬细胞、MMP-9及α-SMA的水平亦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SOD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心可舒及氟伐他汀通过抗氧自由基及抗炎作用保护兔血管内皮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作用比较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
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内中膜厚度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
类风湿关节炎
黏附分子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E 选择素
C反应蛋白
心可舒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动脉粥样硬化
心可舒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可舒与氟伐他汀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黏附分子的表达及炎性反应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可舒 氟伐他汀 黏附分子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5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11
字数 22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林茂 15 41 4.0 6.0
5 曹新冉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3 19 3.0 3.0
6 黑乃豪 2 8 1.0 2.0
10 徐飞飞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1 8 1.0 1.0
11 徐慧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1 8 1.0 1.0
12 陈旭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1 8 1.0 1.0
13 郝青青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
心可舒
氟伐他汀
黏附分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