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为避免电池“水淹”,PEM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多余水必须及时排出。基于阴极催化层(CL)与气体扩散层(GDL)之间极易发生的“水淹”特点,建立实验模型,分析阴极催化层产生的水穿透碳纸气体扩散层材料到达气体流道的路径与阻力。在纵向传输过程中,GDL中最大孔中的最小孔径是限制水渗透的主要阻力。只有当水头压力足够大时,水才能进入并且穿过这些限制孔径的孔到达GDL材料表面。对于碳纸GDL材料,水在这些孔中流动时所需压力(~1 kPa)显著小于水初始穿透这些孔所需压力(~6 kPa)。增加微孔层(MPL)会明显增加液态水的穿透阻力,MPL 层中不同 Teflon 含量对水渗透压力影响不大。对碳纸GDL材料设置引导孔能显著降低液态水的渗透压力,有助于提升燃料电池中的水管理能力。
推荐文章
PEM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内水和质子的迁移特性
质子交换膜(PEM)
燃料电池(FC)
水迁移
数学模型
PEM燃料电池加湿器温度的专家PID控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加湿器
温度控制
专家PID控制
基于膜电极的质子交换膜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生物燃料电池
膜电极
质子交换膜
生物膜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的制作技术分析
燃料电池
膜电极
雾化法
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M燃料电池膜电极中的水传输行为?
来源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水传输 气体扩散层 限制孔 渗透压力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9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牧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 1380 16.0 23.0
2 叶东浩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 23 3.0 4.0
6 詹明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料电池
水传输
气体扩散层
限制孔
渗透压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4-2974
43-1061/N
16开
195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194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