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最早将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理论译介到中国的电影理论家之一,刘呐鸥及其电影理论共同构成了一个极富跨文化意味的典型案例.在“尖端文学”与“新兴文学”之“前卫”精神的影响下,刘呐鸥构建起了一种脱胎于法国印象派—先锋派与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电影特性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影戏的”一词居于核心地位,纯粹性、动态性、机械性与时代性四要素则分别对应着“影戏的”的不同向度.无论从理论化深度,还是体系化程度来看,刘呐鸥的电影特性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为我们重新考察刘呐鸥以及其他中国早期电影理论家的文化主体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路径与参照.
推荐文章
论电影空间的多维度呈现与审美倾向
电影空间
精神空间
空间叙事
电影中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的探究
数学影视
概率论
统计学
大数据
论时间性在电影中的运用
纪录性
心理时间
时间性
论赛博朋克电影色彩的反乌托邦表达
赛博朋克
色彩
反乌托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尖端”与“新兴”的共存——试析刘呐鸥的电影特性论
来源期刊 当代电影 学科
关键词 刘呐鸥 电影特性论 “尖端文学”与“新兴文学” 西方电影理论 文化主体性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重写电影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亦洲 7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刘呐鸥
电影特性论
“尖端文学”与“新兴文学”
西方电影理论
文化主体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电影
月刊
1002-4646
11-1447/G2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2-76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6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321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