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通过采用子通道程序FLICA建模分析5×5棒束临界热流密度试验,并分别采用直接代入法(DSM)和能量平衡法(HBM)两种方法利用已有临界热流密度关系式获得计算的临界热流密度,并将计算的临界热流密度与试验获得的临界热流密度对比分析,探讨了棒束临界热流密度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棒束临界热流密度试验数据与已有关系式计算数据的对比中,HBM是一种更合理的方法.
推荐文章
基于CFD方法的棒束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预测
计算流体力学
临界热流密度
棒束通道
定位格架对4×4棒束临界热流密度流体模化的影响
棒束
定位格架
临界热流密度
流体模化
基于流固共轭传热的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及燃料子通道CHF预测研究
共轭传热
过冷沸腾
两相流动
临界热流密度
壁面温度
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量的6×6棒束间湍流流动研究
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
6×6棒束
三维流场
雷诺数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测量和预测棒束CHF数据对比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棒束 临界热流密度 直接带入法 能量平衡法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5-6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6.50.04.06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虹 36 256 9.0 14.0
2 余红星 63 138 8.0 10.0
3 卢庆 4 4 2.0 2.0
4 焦拥军 18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棒束
临界热流密度
直接带入法
能量平衡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