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为研究棒束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现象,采用基于对气、液两相分别建立基本守恒方程的欧拉两流体六方程模型和改进的壁面热流密度分配模型,利用CFD商用软件FLUENT 14.5对捷克大型水介质实验回路上开展的临界热流密度(CHF)实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获得CHF发生前、后计算域内重要热工水力参数的分布及CHF发生值,将CFD计算获得的CHF与实验测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多数工况的偏差在±30%以内,证明了欧拉两流体模型结合改进的壁面热流密度分配模型对CHF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复杂结构的CHF预测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人工神经网络在棒束临界热流密度预测中的应用
临界热流密度
人工神经网络
棒束
测量和预测棒束CHF数据对比方法研究
棒束
临界热流密度
直接带入法
能量平衡法
棒束通道内过冷沸腾起始点的实验研究
棒束通道
过冷沸腾起始点
经验关系式
棒束内超临界水传热实验研究
超临界水
流动传热
棒束
传热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CFD方法的棒束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预测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临界热流密度 棒束通道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与安全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2-78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L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8.52.05.078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系 176 810 13.0 21.0
2 张蕊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系 22 127 5.0 11.0
3 秋穗正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系 171 777 13.0 19.0
4 田文喜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系 105 422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流体力学
临界热流密度
棒束通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