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发酵的鱼酱油,含盐量较高,不符合现代健康的饮食方式,长期食用会增加患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利用电渗析技术对鱼酱油进行脱盐处理,在降低鱼酱油盐含量的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本研究以脱盐率和氨基酸回收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电压、流量、鱼酱油盐含量3个因素对电渗析脱盐过程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鲍鱼内脏鱼酱油的最佳脱盐方案是:操作电压20V,操作流量40 L/h,盐含量5.14%.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即操作电压20 V,操作流量35L/h,鱼酱油盐含量5.14%.结果表明,通过最佳的工艺条件进行脱盐,可以成功脱去鲍鱼内脏鱼酱油中80.72%的盐,保留91.66%的氨基酸.
推荐文章
等电流电渗析模型脱盐试验
等电流操作
等电压操作
电渗析
膜对数组合
脱盐
基于电渗析技术的复合氨基酸脱盐与分离
复合氨基酸
电渗析技术
脱盐
分离
纯化
电渗析脱盐过程离子传递现象的数值模拟
电渗析
脱盐
离子传递
模型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渗析技术在鲍鱼内脏鱼酱油脱盐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电渗析 鲍鱼内脏 氨基酸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6.10.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婷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114 356 10.0 15.0
2 陈锦权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95 573 12.0 18.0
3 刘丹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14 46 4.0 6.0
4 刘明鑫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渗析
鲍鱼内脏
氨基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