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通过对多种氨基酸脱盐方法优缺点的分析,论证了电渗析技术作为氨基酸脱盐方法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使用该技术对复合氨基酸溶液脱盐与分离效果;测定氨基酸溶液中无机盐浓度与电导率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电渗析时间点浓室与淡室溶液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氨基酸溶液中无机盐浓度与电导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K=2.9573c(NaCl)-0.2054,线性相关系数R=0.9673,说明采用电渗析技术可有效改变浓室和淡室的浓度,进而可实现复合氨基酸无机盐溶液的分离及进一步纯化.
推荐文章
等电流电渗析模型脱盐试验
等电流操作
等电压操作
电渗析
膜对数组合
脱盐
电渗析技术清洁分离纯化肌氨酸
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
肌氨酸
清洁生产
氨基酸溶液电渗析脱盐过程的研究
电渗析
氨基酸
极限电流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电渗析技术的复合氨基酸脱盐与分离
来源期刊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复合氨基酸 电渗析技术 脱盐 分离 纯化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72.2019.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家权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32 4002 31.0 55.0
2 张千峰 安徽工业大学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121 317 9.0 12.0
3 张择瑞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 13 2.0 3.0
4 潘梦雅 安徽工业大学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11 10 2.0 2.0
5 王艳君 安徽工业大学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氨基酸
电渗析技术
脱盐
分离
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1-7872
34-1254/N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63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