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戒律的特色:教规不违国法 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在制定戒条时便遵循"教规不违国法"的大原则.以不偷盗戒为例,该戒是佛陀在王舍城制定的,起因是一位比丘盗未生怨王的木料,被未生怨王抓住后呵责说: "汝当合死!"在呵责这位比丘后,佛陀询问曾在朝廷任大臣的迦楼比丘,依据摩揭陀国的国法,偷盗多少将被处以极刑.迦楼比丘回答说: "满五磨洒."这在《四分律》中有明确记载.佛陀因此便依照当时摩竭陀国的死刑标准规定,比丘若偷盗价值五磨洒以上的财物,便失比丘身分.
推荐文章
《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书评
书评
佛教
中国社会
试从呼吸运动的角度阐释传统功法的呼吸方法
传统功法
导引
拳法
呼吸运动
核心控制
腹式呼吸
腰痛
从学习结果角度看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学习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果
论禅茶与佛教中国化之关系
禅茶
佛教
中国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从佛教戒律的角度阐释
来源期刊 中国宗教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法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净因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宗教
月刊
1006-7558
11-3598/D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82-4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3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