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含本征缺陷的掺铁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研究显示,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晶体的能带间隙约为2.29 eV;含小极化子样品的能带间隙有微小改变;Fe离子占位变化,能带间隙有较大改变;含双极化子样品在禁带中出现新的能级;各掺杂体系的吸收光谱中出现了个数不一的吸收峰.研究结果表明:能带、态密度分布的变化及吸收峰的出现与位置的变化均源于铁占位的改变及与本征缺陷的相互作用;在低掺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中,铁离子占锂位和占铌位会同时存在.
推荐文章
第一性原理下铟锰共掺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
掺杂铌酸锂晶体
电子结构
吸收光谱
第一性原理
Co,Zn共掺铌酸锂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掺杂铌酸锂晶体
能级结构
光吸收谱
掺铁铌酸锂晶体第一性原理研究
第一性原理
铌酸锂
铁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铜铁镁三掺铌酸锂晶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三掺铌酸锂晶体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吸收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本征缺陷的掺铁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极化子 掺铁铌酸锂晶体 光学特性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数理科学与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40
页数 分类号 O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18/j.cnki.xdzk.2016.1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耘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20 3.0 3.0
2 王学维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一性原理
极化子
掺铁铌酸锂晶体
光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3-9868
50-1189/N
大1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01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