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当时新兴的后印象画派以及古代原始主义艺术的影响,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凡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和寄托艺术家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的这一理论对现代主义和传统的写实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来源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形式 意味 有意味的形式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
页数 1页 分类号 J0
字数 1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形式
意味
有意味的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56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30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