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4年在湖北省孝南、松滋、应城等14个县(市、区)开展水稻-油菜和水稻-小麦2种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氮肥习惯3次施用、氮肥习惯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高量氮肥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氮肥2次施用(后肥前移)、氮肥2次施用(后肥前移)配合秸秆还田。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油菜及小麦产量、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对比秸秆还田下的2种轮作模式,增施氮肥对稻油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吸收量无显著影响,而其对稻麦轮作系统的各指标均有显著提高的作用。稻麦轮作下,高量氮肥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氮肥习惯3次施用水稻和小麦平均增产量为0.632和0.564 t·hm-2,增产率分别达6.85%和10.67%;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50和1.07 t·hm-2,增幅分别达8.11%和9.06%。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11.54和23.57 kg·hm-2,增幅分别达7.88%和21.28%,稻麦周年氮素吸收总量增加35.11 kg·hm-2,增幅达13.65%。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处理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可以达到或优于氮肥习惯3次施用处理的水平,且以稻麦轮作下效果更为明显,其中水稻和小麦季平均增产量分别为0.439和0.385 t·hm-2,增产率分别达5.12%和7.63%;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11.09和21.06 kg·hm-2,增幅分别达8.26%和20.82%,稻麦周年氮素吸收总量平均增加32.14 kg·hm-2,增幅达13.66%。就氮肥利用率而言均表现出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水稻季均值范围52.03—59.29 kg·kg-1,油菜季10.62—11.12 kg·kg-1,小麦季33.63—36.20 kg·kg-1),等氮量投入下秸秆还田效果要明显优于秸秆不还田,且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后肥前移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稻油轮作下氮肥习惯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氮肥习惯3次施用、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氮肥2次施用水稻季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2.45和4.07 kg·kg-1,增幅分别达4.36%和7.37%,油菜季分别增加0.36和0.49 kg·kg-1,增幅分别达3.38%和4.62%;稻麦轮作下水稻季分别增加3.88和1.64 kg·kg-1,增幅分别达7.46%和3.10%,小麦季分别增加1.60和1.93 kg·kg-1,增幅分别达4.75%和5.65%。与氮肥习惯3次施用处理相比,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处理在稻油轮作下水稻和油菜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分别增加5.68%和4.00%;在稻麦轮作下水稻和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分别增加5.12%和7.63%。【结论】综合氮素利用效率来看,在秸秆还田条件下2种水旱轮作模式均可以通过调整氮肥的后肥前移以保证作物达到高产或稳产的目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
推荐文章
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杂交籼稻
轮作模式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产量
米质
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秸秆全量还田
氮肥运筹
机插粳稻
产量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秸秆还田施氮调节碳氮比对土壤无机氮、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有机氮肥
无机氮肥
C/N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量氮
作物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水旱轮作体系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产量 稻油轮作 稻麦轮作 氮肥利用效率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07.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志刚 14 107 4.0 10.0
2 丛日环 32 506 12.0 22.0
3 周先竹 3 61 2.0 3.0
4 王忠良 3 6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2)
共引文献  (3039)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436)
二级引证文献  (143)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4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32)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2)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4)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81)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20(5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产量
稻油轮作
稻麦轮作
氮肥利用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