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晚疫病是云南省马铃薯第一大病害,近年在云南省种植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从1998年发现晚疫病菌的2种交配型以来,有性生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文章以2010年来自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的86个晚疫病菌菌株为材料,以对峙培养检测法检测结果为准,比较分析了CAPs标记和A2特异性DNA片段扩增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证实了2种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均可以准确检测出晚疫病菌A1和A2交配型,但不能区分A2和A1A2交配型.A2交配型占总菌株的82.56%,在云南省所有马铃薯主产区都存在,巳成为云南省晚疫病菌群体中的优势交配类型.
推荐文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常规研究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菌
研究方法
分离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进一步研究
马铃薯晚疫病
A2 交配型
自育菌系
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鉴定及生理小种的初步检测
番茄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检测方法比较
来源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晚疫病菌 交配型 对峙培养 分子标记检测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5-15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32
字数 4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13/j.cnki.scjas.2016.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灿辉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44 294 9.0 16.0
2 唐唯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15 17 3.0 3.0
3 孟然然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3 7 1.0 2.0
4 缪云琴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1 1 1.0 1.0
5 杨仙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晚疫病菌
交配型
对峙培养
分子标记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农业学报
月刊
1001-4829
51-1213/S
大16开
成都市外东沙河大桥侧
62-15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7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178
论文1v1指导